「兩會」能成為中國經濟復甦的新契機嗎?
滚动 中国大陆中國「兩會」將於本週末召開,目前的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已經走出谷底,但外界對於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方向,仍有不同看法。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一年一度的「兩會」即將召開,加上日前中國解除了防疫限制,各方都關心「兩會」期間是否會推出經濟刺激措施。但外界對此有不同看法,有學者認為,雖然中國1月和2月經濟數字表現亮眼,但「國進民退」的大趨勢恐怕不會輕易改變。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經濟以反彈之勢拉開了兔年的序幕,如此開局表現提高了今年全球經濟實現更強勁增長的可能性,油價亦可能隨之走高。數據顯示,中國的經濟活動已連續第2個月大幅擴張,顯示出中國可能比預期更早的,擺脫先前疫情防控措施的影響。
本周三(3月1日)公布的中國2月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表現強勁。中國官方製造業PMI和民間機構編制的財新製造業PMI都出現上漲,尤其前者達到52.6,高過50的榮枯線,為2012年以來單月最高。此外,中國的服務業、建築業、出口訂單和整體就業情況,也都出現大幅反彈。
但儘管如此,報導也說,即便中國經濟數據呈現出大幅反彈,但主要仍是和先前的數據比起來反差程度大所致,而且這是由於中國在2022年實施的防疫封控,給當時的經濟造成重創。
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估計,先前中國的疫情封控期間,中國家庭囤積了不少現金,推動中國家庭2022年的儲蓄率上升至33%的多年高點,比2019年新冠疫情前高出3個百分點。
此外,中國的大型工業企業和出口商也把錢存了起來。根據中國投資銀行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的經濟學家分析,從2020年到2022年,大型工業企業,其中許多是國有企業,平均每年增加了1.1兆美元的流動資產,比新冠疫情暴發前的5年裡,每年增加的4,670億美元要高出一倍多。
學者:國進民退仍是大趨勢
但在1月和2月亮眼的經濟數字背後,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方向,仍帶有隱憂。有學者就認為,雖然中國解除防疫後,經濟表現比其他國家亮眼,但若跟過去比較起來,現在的復甦程度仍然不夠。
中國華東師範大學企管系副教授陳弘信向德國之聲表示,中國1月和2月的經濟數據較好,主要是跟其他國家相較之下,確實是表現不錯,因為其他國家去年底就已經預期,未來大概會陷入2年左右的經濟衰退,可是中國並沒有這樣的問題。
他解讀,最近中國官方最近一直在喊「保經濟」,可目前沒有聽說「兩會」前後有什麼特別的經濟焦點。因此他擔心,「國進民退看不到轉向的信號」,而以現在的情況,雖然今年初以來經濟已經復甦,但如果政策方向沒有特殊的改變,對民營經濟領域的發展來說,長期而言前景還是不好。
他舉例,目前在中國房地產業的部分,都還是國有企業在拿地,而中國的醫療和教育產業,也都是國有的集團在持續的擴張。而現在電子,醫療,教育等產業,「民營的看起來都很慘」。他解釋,中國的民營企業多半是靠金融機構融資,很多公司維持得很辛苦,「但如果(一直)國進民退,那誰要融資(給你)?」。
瑞銀:經濟成長目標預計為5%
不過,金融界目前對於中國的經濟成長和復甦,仍偏向樂觀看待。台灣《中國時報》報導,瑞銀(UBS)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暨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預計中國政府重申穩增長至關重要,政策定調積極寬鬆。
汪濤預計,北京會將今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5%左右,宏觀政策保持支持寬鬆基調,將一般公共預算赤字率小幅擴大至GDP的3%,地方專項債限額小幅擴大至3.7至3.8兆元,以及進一步放鬆房地產政策。
汪濤還說,中國當局預料將會恢復和擴大消費,將此政策擺在優先位置,尤其是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服務,預計政策會繼續支持就業、家庭收入和消費信貸,破除阻礙消費復甦的因素,如放寬大城市的購車牌照限制等。
汪濤又預計,「兩會」保持「房住不炒」基調不變,但定調繼續明顯趨於寬鬆,房地產政策將進一步放鬆,以支持購房、特別是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包括進一步降低房貸利率和首付比例,在更多高線城市放鬆限購政策,以及加大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對爛尾停工項目的信貸資金支持。
她預計,中國的房地產銷售會在未來幾個月在低位保持穩定,第2季後將反彈,不過全年房地產銷售可能仍較去年下跌3至8%。
她還提到,北京可能繼續呼籲快速發展數位經濟,為平台企業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兩會」應會強調安全性考量在產業政策中的重要性,科技創新政策應著眼關鍵核心技術和被「卡脖子」的零組件薄弱環節,實現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新能源、人工智慧、生物製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也將獲更多政策支持。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中國建設銀行國際(建銀國際)發表報告指出,中國感染高峰期已過,經濟活動和居民生活回歸正軌,資料顯示居民出行和服務消費復甦。建銀國際預計2023年第1季度經濟增長將較上一季度出現較大反彈,全年經濟增速增至5.1%。不過,就業和居民收入修復尚需時日,對總體消費反彈的力度有所抑制。
此外,去年底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明確2023年的經濟工作將突出穩增長,而對於即將召開的兩會,該行提醒外界可以特別關注的領域,包含財政政策和其他促消費,擴內需,穩外貿的宏觀政策,以及關於支持平台和民營經濟發展的行業政策。
(美國《華爾街日報》、台灣《中國時報》、《香港經濟日報》)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转载自 德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