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投稿
星期三, 10月 19, 2022
Tuktuk,极速新闻!

香港拟破格以外汇储备作投资促经济 李家超不忘加强国安立法

滚动 港澳台

香港特首李家超发表任内第一份施政报告,显示港府向介入市场经济踏前一步,当中包括动用外汇储备、由政府作主导去投资策略产业,以促进经济,以及以更优惠条件吸引人才来港;另一方面,又表明会进一步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包括令外资忧虑的《基本法》23条立法准备工作和虚假讯息。但整份报告明显侧重经济和民生,不谈民主,亦没有回应社会要求包容和重新接纳在2019年社会运动中犯事但已悔过的年轻人。

香港特首李家超2022年10月19日在立法会,发表上任以来的首份施政报告。

李家超今(19日)早在立法会内宣读其首份施政报告,声言为了进一步用好财政储备以促进产业和经济发展,已指示财政司司长成立全新的「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把新成立、涉及300亿港元的「共同投资基金」和已有的「香港增长组合」、「大湾区投资基金」和「策略性创科基金」等基金统一管理,汇聚资源来让政府主导投资策略产业,吸引和助力更多企业在港发展。而财政司长会同时带领新设的「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向海内外的重点企业提供特别配套措施和一站式服务,以引进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及金融科技等策略产业来港。

不过,李家超在记者会上未有交代这个「破格」用公帑投资的公司动用外汇储备的比例、标准,且表明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扶持企业,预料会在奉行市场经济的香港引起争议,有资深财经记者表示,这明显是港府的支持任务,但是否支持中国为主,现时言之尚早;而且能否成功亦很难说,例如首任特首董建华亦曾创造条件,让美国华裔科学家田长霖来港出任香港创新科技委员会首位主席,并在1999年获3M、汉鼎亚太、摩托罗拉、北方电讯网络、卫星电视、赛贝斯及伟易达集团等七家跨国公司负责人高调承诺来港投资,但结果并未全部成事。

莫乃光:计划可能只能吸引中国同胞

在吸引人才方面,李家超表示,会成立由港府二把手的政务司长领导的「人才服务窗口」,吸引人才;另会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持证者可在两年内在港找工作,合资格人士包括过去一年年薪250万港元或以上者;又或是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五年内累积三年或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士;人数不限。若有未符工作经验要求的百强大学毕业生,亦可获发通行证,但每年上限为一万人。合资格外来人才在成为香港永久居民后,可申请退还在港置业时缴付的额外印花税。

对于港府的吸引人才措施,立法会前科技界议员莫乃光在脸书批评,建议既不治标,亦不治本。他解释,现时的问题根本是人才流失,措施未能治本;而所谓「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基本上是照搬新加坡,但以如此高条件和经济发展,5信难以吸引科技人才来港,结果可能只能吸引中国内地人士,他质疑,「搞一大餐,其实不过是为了输入内地同胞」。

港府期望大肆吸引人才和企业来港,但同时又宣布会加强令社会气氛不宽松的国安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李家超透露,要做的包括推进《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准备工作、立法规管在线线下众筹活动、立法提升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完成处理虚假讯息的顾问研究作政策考虑等。

逾二十组织成立 110指针设定

另外,为了落实其有为政府,李家超成立了超过二十个组织、委员会或专员,但予人架床迭屋之感和有政治酬庸之嫌,例如吸引重点企业便由财政司长成立公司和办公室去落实,另一些则与现有司局长职能重复,例如设立「工业专员」以推动「再工业化」;由特首和三位司长带领的「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另又成立「北部都会区督导委员会」和「北部都会区咨询委员会」指导和协调北部都会区的发展;而推广法治讯息时又特别在律政司内成立「法治教育督导委员会」。

李家超又表示,为达到目标为本,港府订定110项包括绩效指标在内的指标,数量之多,是历份施政报告所罕见,但不少流于锁碎,例如每年接受多少次传媒访问和记者会亦是指针之一。

转载自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