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投稿
星期五, 7月 22, 2022
Tuktuk,极速新闻!

香港小店特展反思抗疫政策 市民批港府抗疫徒劳无功 “荷包清零”确诊未清零

滚动 港澳台

香港爆发新冠肺炎疫情超过两年半,港府抗疫政策跟随中国大陆“动态清零”,实施“限聚令”、禁堂食、关闭营业场所等严厉限制社交距离措施。不过今年初爆发第5波疫情以来,录得接近130万宗确诊以及9,232宗死亡个案。

展览特制的“清瘟”香薰蜡烛 (美国之音/汤惠芸)

香港爆发新冠肺炎疫情超过两年半,港府抗疫政策跟随中国大陆“动态清零”,实施“限聚令”、禁堂食、关闭营业场所等严厉限制社交距离措施。不过今年初爆发第5波疫情以来,录得接近130万宗确诊以及9,232宗死亡个案。

有香港本土小店7月初起举办特别展览,以特制的“清瘟”香薰蜡像,配合宗教仪式,反思抗疫政策是否合理。有参观展览的市民批评,港府的抗疫政策徒劳无功,市民的“荷包(钱包)”被清零,确诊数字都未能清零,抗疫措施甚至可能变成监控市民的工具。

香港2020年1月底发现首宗新冠肺炎确诊个案,超过两年半以来疫情不断反覆,今年1月初爆发第5波Omicron变种病毒疫情。

港府严厉防疫第5波疫情仍大爆发

港府抗疫政策跟随中国大陆“动态清零”,除了实施“限聚令”、“口罩令”、禁晚市堂食、关闭营业场所,更史无前例实施“禁足令”,围封多幢住宅大厦一星期,要求居民每日作核酸检测,更首次将限聚令延伸到私人场所,禁止跨家庭聚会的最严厉防疫措施。

不过,第5波疫情以来,截止星期三(7月20日)录得接近130万宗确诊以及9,232宗死亡个案。

香港小店“清瘟”香薰蜡烛圣堂特展

经历超过两年半的疫情,香港本土小店“上水货铺”,联同本地香薰蜡烛品牌“BeCandle”,7月初至8月中在大围分店举办名为“国勇堂香薰蜡烛圣堂展”。将店铺化身名为“国勇堂”的“圣堂”,展出加入中国大陆抗疫成药“连花清瘟胶囊”中草药元素制作的“清瘟香薰蜡烛”,并有特别设计以专家教授配戴“鸭嘴口罩”为造型的蜡像。

上水货铺创办人罗庭辉接受美国之音访问表示,今年3月底4月初,第5波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很多不同团体向他弟弟北区区议会主席罗庭德捐赠大量防疫物资,当中包括“连花清瘟胶囊”,这批抗疫成药经过几个月都派不完,于是与“BeCandle”创办人合作,构思这个加入宗教仪式的香薰蜡烛特展。

罗庭辉说:“很少就是说香薰蜡烛会制作成蜡像那样,它(BeCandle)就尝试在这个方向行,以及比较多用一些西方的香料,即是用一些中草药、中式的香料其实比较少,它亦都从另外一个角度,这些‘清瘟’味的蜡像,可以用另一个方法呈现,跟着就构思了我们现在这个‘国勇堂’、一个小小的‘Pop Up’(临时性)圣堂的东西。”

扣连宗教仪式反思防疫措施是否有必要

罗庭辉表示,这次特展希望从艺术的角度去反思过去两年半的疫情,尤其是生活上渗入了很多不同的有如宗教“仪式”的抗疫措施,包括进入餐厅前要扫瞄防疫手机应用程式等,因此展览的主题扣连“仪式”。

罗庭辉说:“即是譬如以前(进)入餐厅,吃饭你就吃饭,现在你就可能要先探体温,跟着又扫(手机防疫程式)QR Code(二维码),之后现在又加上要扫‘针卡’(接种疫苗纪录),又要用酒精去搓一下手,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觉得其实都很像一种宗教仪式,会不会这样去‘玩’一个艺术展览,所以从这一个角度出发,就是从‘仪式’出发。”

罗庭辉表示,希望借着这个展览,让参观者亲身体验他们透过日常防疫措施设计的宗教仪式,反思这些措施是否必要,对防疫是否有实际作用。

罗庭辉说:“这么多过往几年的防疫‘仪式’,即是大家是真心相信这件事,即是觉得这样是有用的,还是因为可能是政权或者什么,令你觉得,‘唉,算了、算了,是但(随便)啦,做吧、做吧’,还是继续抗拒、拒绝服从。我们亦没有既定立场,所以希望行完(防疫宗教仪式)的时候,可以不要像以往那样‘行礼如仪’,去洗手、扫QR Code(防疫手机二维码),可以想想,是啊。我为什么这几年生活多了这么多‘仪式’呢﹖我是不是真心相信这样是会干净一点、卫生一点,或者是可以提高那个防疫率呢﹖这个就交给市民大众,可能行完这个艺术的体验之后,可以反思一下。”

吁官员反思防疫政策不断加码有成效否

对于新上任的医务卫生局长卢宠茂日前表示,考虑实施类似中国内地的“红黄绿”健康码,以限制高风险及居家抗疫人士在社区活动,罗庭辉认为,处理疫情的官员都应该反思,不断在防疫政策上“加码”是否有实际成效。

罗庭辉说:“过往都曾经试过什么(傍晚)6点后禁堂食,即是6点那些病毒就出来了,5点59分之前就没有病毒的,这些都可以发生了,你怎样去揣摩或者猜度它(当局)下一步打算做些什么呢﹖它本身只是叫你量体温而已,如果过了(摄氐)37度就不成了,又加了一个‘安心出行’(手机防疫程式)、或者 ‘写纸仔’(进入公共场所前填写个人资料),跟着又加多个扫’‘针卡’(接种疫曲纪录),它其实不断加、加、加,加上去而已。亦都是回到我们‘国勇堂’说的‘仪式’这样东西;你的‘仪式’可以不断加的,如果可以令大家真心相信,或者亦都觉得有用的,我会很赞成啊﹗”

蜡像教授造型设计并非特定人选

教授造型的”清瘟”香薰蜡像 (美国之音/汤惠芸)

至于香薰蜡烛加入“清瘟”元素,以及蜡像以教授造型设计。罗庭辉表示,这些都是艺术角度的“符号”,他们认为五官上,“清瘟”味可能是疫情爆发以来,最能代表嗅觉的符号,而防疫专家在市民心目中可能既定的符号,不过,蜡像的设计并非特定人选。

罗庭辉说:“过往两、3年其实所谓有很多不同的专家、教授,这个专家就讲应该这样做、那个专家就讲应该那样做,大家其实还有觝触的,其实也是有一点像宗教教义上的诠释,我觉得是这样啊,不是啊,我觉得神是这样讲的,我们去设计这场艺术展的时候,就是觉得都很像,所以那个人像不是一个既定的人,即是我们一个符号怎样去诠释卫生,或者诠释防疫这件事的一个符号。”

虚拟城市史前福地“抗疫信仰”为主题

展览以“抗疫信仰”为主题,一个名为“史前福地”的虚拟城市,发生了两场大瘟疫,抗疫措施由“洗手、洗手、洗手”,走到“你唔(不)打针(接种疫苗),对唔住(对不起),物竞天择,你系要过身”,两场大型疫症洗擦城市的旧有规律。

“国勇堂”开放让市民参拜时会亮起天花上”香港”两个字的霓虹灯 (美国之音/汤惠芸)

在这个展览的内容当中,“福地”的一名荣誉传染病学教授,在两次疫症中担当领军人物,不但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实验体,亦鼓励市民频频消毒、注射新式疫苗,务求达至99%的注射率,否则无法上学和上班。在某一个上班的日子里,教授不幸染疫,撒手人寰。祭布上写上“物竞天择”四个大字。为了纪念“教授”为国捐躯的勇气,也延续他宏大的抗疫理念,民间自发集资兴建“国勇堂”以作缅怀。参拜人士进入“圣堂”前要扫瞄“安心拜神”二维码,之后再消毒双手,洗手液上让参拜人士整理仪容的“镜子”,实际上是平板电脑显示屏,会将参拜人士的样子变成猪头。圣堂内会播放由艺术家陈广仁团队创作的神秘音乐,以及有关疫情的新闻片段。

市民批抗疫政策徒劳无功

有市民到国勇堂准备参拜 (美国之音/汤惠芸)

参观展览并完成“参拜程序”的香港市民Jeffery接受美国之音访问表示,觉得这个展览很有趣,也让他反思香港的抗疫政策徒劳无功,市民的“荷包(钱包)”被清零,确诊数字都未能清零。

Jeffery说:“香港所有的(抗疫)政策都是‘零’,做任何事情都是徒劳无功的、垃圾来的。基本上你(港府)搞了这么久,你说是不是可以完全‘清零’呢﹖它们常常讲要‘清零’嘛,(市民的)‘荷包(钱包)’清零,那个确诊(数字)都未能清零。说真的即是那些政策各方面影响大众、影响大家市民而已,搞那么多什么‘安心出行’啊,你觉得是不是真的有用呢﹖还是背后其实有另外一些目的呢﹖这些东西大家可以想一想。”

Jeffery表示,整个展览的布置都很用心,也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尤其教授标志性的鸭咀口罩和眼镜,造型栩栩如生。

Jeffery说:“伟大的‘国勇教授’嘛,还要有他signature(标志性)的鸭咀(口罩),鸭咀那个都造了出来,哗﹗这个东西真的很棒﹗还要可能很模糊的一个蜡像,但是经过一个‘金丝眼镜’、再加一个鸭咀(口罩),每个人都认得出了,果然系一直崇拜的‘国勇’。”

忧抗疫措施变监控工具

“国勇堂”的厨窗设计 (美国之音/汤惠芸)

对于当局可能推行手机防疫应用程式“安心出行”实名制,以及类似中国大陆的防疫“健康码”,Jeffery认为,这些抗疫措施可能变成监控市民的工具。

Jeffery说:“其实由始至终它们(当局)的目的都很显然,即是其实它都是想去用于监察而已,至于监察些什么大家都应该‘心照’。你说究竟那个目的是不是出于防疫,只不过是一个借口,它可能借着这个推波助澜,顺势再去做更多基本上是打压的一些事情。”

Jeffery表示,无论当局怎样将防疫措施“加码”,香港人日常的生活仍然要过下去,他认为最重要是忠于自己的初衷。

Jeffery说:“始终你一天还是生活在香港这个社会上,但是可以想想怎样做到一些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自己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信念,这件事情我觉得可以忠于自己那个初衷,那个初心很重要,是啊﹗”

转载自 美国之音中文网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