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投稿
星期四, 5月 19, 2022
Tuktuk,极速新闻!

中国房地产业持续滑坡 政府购房“利好”政策如滴水入海

滚动 推荐 中国大陆

大陆当局的“清零政策”或是一个“糊涂”的决定,加速了经济滑坡,民众也会很快对政府和未来失去信心。

中国的监管重击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给与了大陆房地产行业重击,尤其是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导致许多大陆企业不得不缩减规模以渡“寒冬”,失业率上升则令民众被迫对房地产失去需求。严控疫情确实令新冠确诊数据变得“好看”,但负面影响同样源源不断,甚至持续升级。各界对此直言,大陆当局的“清零政策”或是一个“糊涂”的决定,加速了经济滑坡,此时宏观调控将难起作用,民众也会很快对政府和未来失去信心。

企业被迫躺平 失业率直线上升

中国统计局16日公开了4月的主要经济统计数据,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月下降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亦按年跌11.1%。这两项数据均是两年多来新低,意味着中国今年4月份的金融数据几乎全面坍塌,而6.1%的失业率更是给这些数据“雪上加霜”。

5月18日,中国又公布了4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统计数据,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7%,增速比3月时减慢,是从2015年10月以来最低。在这70个大中城市中,有47个的新建房价下跌,二手房的情况更差,房价下跌的城市多达50个。

有银行人士透露,大陆企业已经躺平了,新增人民币贷款比3月份减少2.48万亿,降幅79%,比去年同期减少0.83万亿,“企业不看好未来发展,都不想着扩张规模了,给他们贷款利率优惠都不要,只想着裁员撑过这段时间”。据陆媒统计,截止4月末,A股共有4650家企业公布了员工变动人数,其中1697家企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裁员,裁员总数为91万。

企业的“冷淡”意味着市民也不得不“紧衣缩食”,失业还不上车贷、房贷的大有人在,不买车不买房躺平的更是数不胜数。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驱动力,房地产业陷入衰退状态代表着当局确实“撑不住了”。

各地政府为卖房频出“损招”

为了挽救房价,中国中央和地方层面近期也在推出不同的政策,却引发“喝倒彩”现象。5月中旬,中国央行宣布房贷降息举措,居民购买第一套房的商业贷款,其房贷利率下限较原先下调20个基点;东莞住建局宣布,居民家庭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可以新增购买一套商品住房;四川住建局则公布了更为详细的二孩三孩家庭“利好购房补贴政策”,最高补贴达12000元/每套。

面对国家“尤为自傲”的购房政策,网民直接嘲讽道,专家能想到的最穷的人就是随意生三个孩子、随手买三套房的呗,“买不起房,难道就能生得起孩子嘛”;还有市民表示将直接“摆烂(网络热词,不做任何向好的改变)”,“我们这些影响不良的韭菜,你们是打算直接割还是走流程?”

失业率上升、收入减少、经济走向不稳、对生活迷茫、对未来缺乏信心才是真正的新房销售下滑的原因。中国政府无视“病灶”根本,一味期待房地产开发商可以让市场在第二季触底反弹,这就像是在希望冰块可以在不融化的情况下温度上升至100摄氏度。

花旗银行的研究报告表示,销售复苏是流动性的关键,没有流动性,官方推出政策效果会被大打折扣。人民银行出台的措施,只针对首套房,鼓励买房自住的刚性需求,但刚性需求的动力有限,因此中国政府应加速推出实质性政策,停止严苛的防控政策,透过现象看本质,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趋势即具有代表意义,值得深思。

政策“掩耳盗铃” 民众信心不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政府出台的政策具有滞后性。当购房政策宣布的时候,就说明这个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有人说龙头房企恒大的爆雷意味着“地产行业的‘大时代’结束”,其实细查之下,这不仅仅代表着“结束”,更像是一个“开始”,中国经济走向崩溃的开始。

恒大破产后,紧跟其后的是中国第四大房地产开发商融创。5月12日,融创未能如期支付一笔7.42亿美元的海外债券的利息,其即将到期的其它债券利息也可能难以支付。事后融创承认公司面临融资困难,同时新冠病毒疫情恶化给公司销售带来严重冲击,并表示“中国房地产业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恒大的“带领”、疫情的影响下,不仅融创,中国最大的新型城镇化住宅开发商碧桂园同样负面消息不断,其他行业巨头如花样年控股集团、佳兆业集团、中梁控股等都陆续发出债务违约警报,华夏幸福、泰禾集团、蓝光发展、新力控股、阳光100等房地产开发商也遭遇了经营和债务危机。

中国投资者和普通市民的信心已经严重超支,这时候,力度小、优惠低的政策,再加上防控措施的影响,反而更加打击人们的积极性。有分析人士对此指出,无论是降利息还是接触限购,买得起的就是不敢买,买不起的,如何刺激也没法有需求,“掩耳盗铃式管理国家、颁发政策是远远无法扭转趋势的”。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