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投稿
星期二, 5月 10, 2022
Tuktuk,极速新闻!

香港新特首出炉 学者: “一国两制”荡然无存

滚动 港澳台

上周日,李家超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以99%的得票率成为香港新任特首。有台湾学者认为,香港未来趋于“澳门化”,将由北京中央政府控制,彻底实现列宁式的民主集中体制。面对香港的处境,台湾人还能接受“一国两制”吗?

中华港澳之友协会举办“香港特首选举的台港新情势”座谈会。

上周日,李家超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以99%的得票率成为香港新任特首。有台湾学者认为,香港未来趋于“澳门化”,将由北京中央政府控制,彻底实现列宁式的民主集中体制。面对香港的处境,台湾人还能接受“一国两制”吗?

台湾民进党中国事务部主任吴峻鋕以中央大学兼任助理教授的身份评论香港特首选举,他举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文章《“爱国者治港”新实践 选贤举能开新篇》为例。该文提到,这是全面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新的生动实践,有利于香港巩固“由乱到治”局面,有利于香港实现良政善治,有利于“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民进党中国事务部主任吴峻鋕解读李家超当选特首后,香港已经澳门化。(记者 黄春梅摄)

“这是香港特首选举制度改变后首次选举,就是所谓的澳门化,显示香港未来进入威权统治,这是外界看法。在北京的看法是,北京牢牢控制香港、澳门回归。”吴峻志在一场“香港特首选举的台港新情势”座谈会中指出。

吴峻志说,未来北京治理香港的模式就是中央政府指导香港,民意只能借非建制派转达方式进行;也有学者称,这是列宁式民主集中制彻底实现。

李家超首要推基本法23条立法 台学者:不会一路顺风

身兼国民党国际部主任的淡江大学战略所副教授黄介正在会中提出,他对香港最悲观与最乐观的预测。

“(基本法)23条立法也不可能是一路顺风,毫无路障,完全没有任何异议。新特首如何有技巧运用手上的资源,让23条立法在某一程度上往前推进。”黄介正说。

淡江大学战略所副教授黄介正认为李家超推基本法23条立法不会一路顺风。(记者 黄春梅摄)

黄介正认为,香港特首未来五年任期首要挑战是如何处理“23条”立法。2003年首次推动立法,今时今日香港社会凝聚的动力以及给港府的压力完全不同。

“对香港最好的,就是让北京管越少越好,让香港人民来决定什么叫两制。香港人有越大发言权越好。”黄介正从悲观角度看,香港新特首会往“一国一制”方向带,尤其现在粤港澳客观条件存在,未来取决于新特首所能承受压力的条件,以及他能不能扩大与香港人民对话,引来作为“能操作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从乐观角度看,黄介正说,把时间拉长,不要把香港生死交关放在2022,也不要放在2027,香港永远会存在。

李家超在当选记者会提到,基本法23条立法是宪制责任。他重申,“政改并非优先项目”。

香港已成中国的香港 香港国际化地位滑落

台湾的中华港澳之友协会荣誉会长张五岳认为,未来五年,香港新特首不会碰触特首与立法会选举制度改变,但是从反送中运动到《香港国安法》立法,乃至选制划分,虽然选制上不太容易出现大规模群众上街,但是香港社会需要缝合、需要民心抚平,这是漫长的工作。此外,香港贫富差距悬殊,能否有效解决住房问题也是重中之重。

中华港澳之友协会荣誉会长张五岳香港新特首五年任期不会推政改。(记者 黄春梅摄)

“这个特首一方面政治上要跟北京保持高度一致,经济上某种程度扮演好中国香港角色外,经济上香港国际角色滑落,显然也是国际社会关注新特首的重点。”张五岳提出,李家超面对的另一项挑战。

台湾师范大学政治所教授范世平提到,今日香港、明日台湾,“一国两制”没了,变成“一国一制”,要台湾人接受“一国两制”更是缘木求鱼。

范世平:“香港变成‘警察国家’、警察独大、警察当特首,台湾人看到这种景象,香港已经跟过去完全不同,台湾还要接受‘一国两制’吗?李家超当选特首,对台湾而言敬谢不敏,绝对是正面教材。”

台湾师范大学政治所教授范世平提到,要台湾人接受“一国两制”更是缘木求鱼。(记者 黄春梅摄)

两岸关系前行的台港关系是否有机会重新开启?

“我们对于港人争取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给予声援跟支持,对于照顾关怀港人的决心不会改变。”吴峻志表示,民主进步是民进党的DNA,党名就是如此,对于自由民主人权跟法治的追求一定支持。他也呼吁中共,立即停止对民主自由的侵害。

日本战略研究论坛高级研究员廖雨诗分析认为,台港关系要有所改变,台湾可选择主动出击,争取一定程度的主导性。

廖雨诗建议,“台湾适当的时机,以阶段性任务淡化和结束与香港冲突的议题和事件。例如‘香港人道关怀援助行动专案’,或是在’台港服务交流办公室’调整作法或名称,跟民间机构合作。可以做相当程度调整,展现我们有想要解决争议点冲突的诚意。”

廖雨诗指出,最近喊停的放宽港澳白领专业人士在台申请定居资格修法难度很高。她相信,如果把风险纳入可控范围,推动未来台港往正面方向沟通应该非常有空间。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黄春梅 台北报道 责编 许书婷、何平 网编 瑞哲

转载自 自由亚洲电台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