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投稿
星期四, 5月 5, 2022
Tuktuk,极速新闻!

富士康“抢人”遇封城 清零防疫或拖垮中国经济

滚动 推荐 中国大陆

近日,位于河南郑州的富士康工厂宣布高薪大举招人,但其招聘广告刚发布便遇郑州宣布封城。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的清零防疫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这不仅会撼动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也会加快外资企业逃离中国的速度。

近日,位于河南郑州的富士康工厂宣布高薪大举招人,但其招聘广告刚发布便遇郑州宣布封城。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的清零防疫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这不仅会撼动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也会加快外资企业逃离中国的速度。

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因其采取的“封城”防疫措施饱受诟病,转而使用“全域静态管理”一词来代替“封城”,但仍难以回避实质上对经济民生造成的巨大冲击,令中国陷于清零防控与维持生产的矛盾状态。

有经济学者指,富士康在5月2日推出的招聘广告显示,只要在职不少于90天,有效出勤满55天,最高可领取人民币8000元奖金,推荐人也可以领取500元奖金,这比上月招聘广告显示的高出3成,“由此可见,在封城地区,不少企业需要提高工资,增加生产成本,才能找到足够人手,如期完成订单,结果会导致成本增加至难以承受的水平,外资的利益空间正在加速消失,等于是让中国剔除正在快速消失的人口红利,将使中国丧失其世界工厂的地位”。

时事评论员方原也指,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在其坚持清零的封城下,迅速被弱化,中国领导层应尽快出台政策挽救,以免错过时机。“封城的直接后果,就是形成全国范围内社会资源的切割和隔离,甚至说是区域内的进一步被分割,社会的个体细胞也被分割,即是现在说的网格状管理,在不能动的前提下,劳工力也无法流动。如富士康,就算是给再高的待遇和收入,也无法实现正常开工生产”,他如此说。

中国多座城市为了清零采取封城,且对解封日期没有承诺,同样令外资因无法找到一个稳定的政策预期而无所适从,进而失去在大陆投资的信心。

与郑州市距离超过九百公里的上海,作为中国及全球重要经济金融中心城市,截至2021年底共有近千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设在上海,其中有100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同时也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年货柜吞吐量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当上海市政府启动封城后,不仅中国经济成长受到影响,全球经济、生产供应链也被波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中国2022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再度下调至4.4%,这个数字远低于年初北京设下的5.5%目标。下调主因是中国采取的清零防疫政策和强硬的封控措施影响经济活动。

加拿大皇家银行分析师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集装箱船队被困在各国的港口动弹不得。在上海港,有344艘船只在排队等待停靠,比一个月前增加了34%。报告还提到,现在从中国的某一个仓库运送某件物品前往美国的一个仓库,所需时间比平时增加了74天。

另外,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相继封城,同样引发了企业外移或是转移生产线的风潮。据上海美国商会和中国美国商会近期调查显示,随着中国严格的防疫措施的持续,有近20%的企业已经考虑将生产线移出中国,更有近50%的企业将减少在中国的投资。日本驻上海总领事曾指,在封城无法确定何时结束的情况下,在上海的日本企业也将考虑把生产线转移至其他国家或地区。

中国当局坚持的动态清零,更令大陆各地甚至出一两例染疫者就搞大规模的“休克”疗法,让经济生活陷入大规模停滞和混乱,与公共卫生事业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驰,其中有些地方已把“全域静态管理”当成了法宝使用,只因上海疫情的扩散令“精准防控”一度受到质疑,便出现了“一刀切最保险”的局面,确保“政治正确”。

这些中国城市的疫情远不及上海严重,却依旧采取了足不出户的“封城”模式,其中规模较大的经济重镇包括江苏省的苏州、安徽省的芜湖和吉林省的吉林市,省会城市则有哈尔滨、长春、西安、太原、西宁等,如果中国这样的政策持续,维持动态清零所付出的代价,可能比在疫情爆发之初选择“躺平”付出的代价还要高。

网上有评论称,中国的战略确实拯救了生命,但代价是严酷的监狱制度和经济的衰退,“最骇人的是,他们选择的还是一条没有前景的不归路”。

观察人士指,人类对抗病毒的过程中取得里程碑式成就的当属天花病毒这种烈性传染病毒于1980年被确定从地球上根除,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种被消灭的致命传染病毒。而回顾天花被消灭的过程,可以发现人类要消灭一种病原体需要全球共同的努力才能达成,就新冠病毒来看,其本身就有很多特点是与天花病毒截然不同的,且作为一种R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人类何时能将其消灭尚未可知。

目前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开始完全解除疫情防控限制措施,与病毒共存,只有中国依然坚持清零,“面对人类共同的敌人,中国政府这么一路蛮干下去所产生的巨大危害,将远远超过新冠病毒带给人类的灾难,不仅会累及全球,甚至会彻底拖垮中国的经济”。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