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投稿
星期一, 5月 2, 2022
Tuktuk,极速新闻!

「整個世界就是包豪斯」巡迴展台灣揭幕

滚动

百年前創立的包豪斯(Bauhaus),至今影響著全世界的美學。「整個世界就是包豪斯」世界巡迴展亞洲首站在台灣揭幕,這個存在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傳奇,是如何孕育出來的?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包豪斯(Bauhaus,台譯包浩斯)藝術學校,歷史上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僅存在短短14年,但其「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美學主張影響至今。

由德國對外文化關係學院(ifa)策劃的展覽「整個世界就是包豪斯」(The Whole World a Bauhaus),由策展人、德國藝術史學家波瑞斯.符利德瓦(Boris Friedewald)分成八個篇章,去敘述包豪斯的工藝哲學與教學理念。

本展在2019年包豪斯百週年開始世界巡迴,先後到了阿根廷、墨西哥、美國、烏拉圭、德國與波蘭。亞洲首站選了台灣,2022年4月30日起在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展出500多件珍貴的包豪斯展品,包括經典的扶手椅、檯燈、咖啡壺、地毯等作品。

台灣站展覽的籌備階段正值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期間,過程中遇到不少挑戰。館務員謝靜怡透露,展品原定於3月22日送達,但上海封城導致全球物流鏈大亂,船程延期了三次,4月初才送抵台灣,時間非常倉促。

她又指,德國技師原計劃親自赴台統籌組裝,但因為他定居俄羅斯,俄烏戰爭戰爭爆發後不便離境,展場佈置改為他用視訊形式遙距指導、台灣工作人員自行組裝,最終在10天內完成佈置。

台灣站展出500多件珍貴的包豪斯展品

打破藝術與工匠的分野

建築師格洛皮烏斯(Walter Gropius,台譯葛羅培斯)1919年於德國威瑪創立包豪斯,名字由德文「bau」和「haus」構成,組合在一起是「建造房子」的意思。

格洛皮烏斯在《包豪斯宣言》呼籲:「建築師、雕塑家、畫家,我們都要回歸工藝!」他意圖打破藝術家和工匠藩籬,以工作坊的形式教學,師生之間互稱「師傅」、「技工」、「學徒」。

包豪斯學院非常強調實用性,致力研究適合於工業量產的原型和標準,很多設計出的家具、牆紙、廚具都公開販賣,學生可藉此賺取一部分生活費。

格洛皮烏斯這樣理解設計:「事物由其本質所決定。為了設計出它的真正的功能性——一個容器、一張椅子,或是一棟房子——首先要區研究它的本質,它必須要完美地符合其用途,也就是要實用而且具有功能、耐用、價廉而『物美』。」

但同一時間,他沒有忽略藝術基礎,規定學員上工作坊之前必須完成先修班課程,了解藝術的基本邏輯,比如三原色、幾何等。格洛皮烏斯強調:「先是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然後才是——盡可能晚一點——專業化。」

一戰後求變

本展覽描寫了當時包豪斯的年輕人,如何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求新、求變,並在學院的鼓勵下挑戰傳統,嘗試各種大膽的實驗,比如未婚同居、剃頭茹素,又或者字母一律小寫(德文所有名詞的起首字母須用大寫)。

除此之外,格洛皮烏斯從創校開始就宣告「性別平等」,不分年齡和性別收生。儘管他後來逐漸壓低女生比例,又安排女性上紡織、製陶等「女性學科」,但在那個年代,讓男女師生一起上學、參與社群活動也算劃時代。

包豪斯歷經兩度遷校,1933年在納粹政權的壓力下被迫解散,師生們紛紛流向世界各地的大學任教,將包豪斯理念與教法帶進了未來。

值得一提的是,是次展覽在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進行,該建築是由知名台灣雕塑家楊英風設計,外型潔白俐落,為台灣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經典之一,恰好體現包豪斯理念——理性、簡潔與實用。

台灣站展期至2022年7月17日,巡迴展下一站將轉到古巴哈瓦那。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转载自 德国之声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