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投稿
星期日, 3月 6, 2022
Tuktuk,极速新闻!

中国今年GDP目标设5.5% 经济专家:低估俄乌战事冲击

滚动 中国大陆 财经科技

中国周六(3月5日)于北京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先听取中国总理李克强发布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于报告中坦言,中国经济今年所面临的内外部挑战相当严峻,但中国政府将提高财政政策的刺激力道,以达到5.5%的中高速经济增长率(GDP)。对此,多位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经济专家表示,中国今年的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尤其李克强这份长达1.8万字的报告竟只字未提俄乌战事可能带来的经济冲击,一位经济学家批评,“好像在月球做的工作报告一样。”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3月5日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周六(3月5日)于北京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先听取中国总理李克强发布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于报告中坦言,中国经济今年所面临的内外部挑战相当严峻,但中国政府将提高财政政策的刺激力道,以达到5.5%的中高速经济增长率(GDP)。对此,多位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经济专家表示,中国今年的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尤其李克强这份长达1.8万字的报告竟只字未提俄乌战事可能带来的经济冲击,一位经济学家批评,“好像在月球做的工作报告一样。”

为期一周的全国人大周六(3月5日)上午开幕,中国总理李克强首先发布政府工作报告,并宣布中国经济今年的预期目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5%,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在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同步,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等等。

严峻挑战下 中国追求5.5%中高速增长

中国去年的GDP目标定在6%,但实际增幅高达8.1%。因此,李克强说,今年的5.5%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不过,这将是中国数十年来最低的GDP增长目标。

虽然李克强在长达一个小时的报告中,细数了中国去年亮眼的经济表现,但他也不讳言今年所面临的挑战相當严峻。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发布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表示,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而中国境内的局部疫情也时有发生,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应也仍然偏紧,而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经济金融领域更隐含较多的风险。

他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

在诸多宏观挑战下,中国要追求5.5%的中高速GDP增幅,就必须祭出包括宽松货币、财政刺激和减税等景气刺激工具。

李克强表示,今年中央财政将对地方政府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人民币(2400亿美金)、规模近9.8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长18%,是多年来的最大增幅,其次,也为地方政府安排了和去年相当的3.65万亿元人民币的专项债卷,以带动投资。此外,为扶持企业,预计今年全年退税减税将达2.5万亿元人民币,也会善用1000亿元人民币的失业保险基金来稳定就业和培训人才。

经济学家:李克强像在月球做工作报告

对于李克强长达1.8万字的报告,一位位于香港因议题敏感而不愿透露姓名的证券业经济学家给了相当差的评价。他告诉美国之音,李克强在通篇报告内只字未提俄乌战事可能带来的经济冲突,只能说“这是一份没有用的报告,好像在月球做的工作报告一样。”

这位香港经济学家说,中国设5.5%的GDP目标“表面上合理”,但西方国家近期对俄罗斯的制裁已经造成原油、天然气、粮食和金属等价格飙升,光是欧洲天然气价格在周五一天内就飙涨了20%。此外,俄罗斯和乌克兰加起来是全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未来若出口受阻,全球粮价也会走升。他认为,这份报告“低估了通胀的压力,我看,CPI涨幅最保守都是7%”,远高于中国希望维持的3%。

在失业率方面,他说,中国去年重拳整顿网络经济等诸多产业,拖垮了阿里巴巴等民企,纷纷裁员的结果造成就业机会减少,再加上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破千万,大部分人都要求职,失业率维持在5.5%以内是“不可能的任务”。

位于台北的元大宝华综合经济研究院董事长梁国源也说,中国今年经济趋缓是市场的共识,就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下调中国今年的GDP增幅到4.8%,但中国祭出景气刺激方案,想把增幅拉抬到5.5%也无可厚非,只是若爆发负面经济冲击,很难连标。

梁国源告诉美国之音:“它就是现在要拼保五…… 它(今年的GDP增幅)应该在5%上下,就是有可能保五的。(但)如果有一些其他的负面因素出现的话,那可能保五保不到。”

经济专家:中国经济自己搞坏

梁国源说,中国经济走弱部分是“自己搞出来的”,这和三大内部因素有关,一是中共去年一整年对民企和富人阶层掀起监管风暴或“共同富裕”运动,其次是打房过猛,导致包括恒大等多家房地产龙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第三是中国在防疫上坚持“清零”政策,都打击到了中国的景气基本面和投资信心。因此,在这些三大整改面向上,中共绝对有调控的空间。只不过未来放缓的力道也不可能太大,因为这牵涉到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等中共领导班子的集权。

位于台北的元大宝华综合经济研究院董事长梁國源(照片由黄威彬拍摄提供)

另一位位于北京也是因议题敏感而不愿透露姓名的经济学教授则分析,中国宏观经济一直处于下滑周期,外部压力又大,再加上俄乌战争、中俄美欧关系紧张,以及既有的南中国海、台海、东海争端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今年的经济前景还是“不容乐观”。

这位北京经济学者告诉美国之音:“开两会,不能做特别悲观的报告。换句话说,尽量传达正能量,让大家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把那么多不确定的因素都加进去的话,最终能不能达标是另外一个问题。”

中国景气刺激对策衍生矛盾

只是麻烦的是,他说,中国打算出台的调控方案都面临矛盾。以降息降准为例,如果力道太大,随著美联储(FED)可望自三月后开始升息,将导致资金因为利差扩大而外流或人民币走贬,这对中国经济非常不利。因此,他不认为,中国政府有太多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只能倚重财政政策来实现经济增幅目标。

中共打算对地方挹注近10万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举债3.65万亿元人民币来刺激投资,但这位北京经济学者说,若不能用在对的地方,且造成滥用或浪费,注资规模再大也不够。而且,他说,中国地方债一向问题严重,地方政府也根本不具备发债的信用条件,正常市场机制下,投资人根本不会购买债信条件这么差的产品,最后只能找官股银行和国企来承担地方债的风险。

大屏幕正播放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上做政府工作报告。

根据中国媒体新浪财经引述政府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总计约26万亿元人民币。不过,根据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公司于2019年的预估,地方政府还藏有隐性债务,而且这个窟窿可能从2018年的42万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20年的50万亿元人民币。

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上述香港经济学家说,全球多数政府都深陷以债养债的困境,中国也不例外。他说,中国的地方政府就和房地产公司一样,借新债还旧债,甚至还不起债,只还利息的,这种债卷债的财政模式“迟早破产”。虽然中共中央今年允许地方举债3.65万亿元人民币,但他说,这规模根本不够,因为不少财政出现赤字的省份早就背负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的债务。他还说,中国近十年大规模投资在基础建设和脱贫运动,虽然做出成绩,但也拖垮地方政府的财政。

根据中国国债协会和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公司所编著的2021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截至2020年6月,中国有9个省份的债务率(债务馀额/综合财力)超过100%的警戒线,包括位居前两位的贵州和内蒙古,以及辽宁、宁夏、青海等东北或西部省份。

转载自 美国之音中文网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