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尧天:谷爱凌国籍问题争论未休 或受“夺金政治”下的归化政策影响
滚动 推荐 大众观点 中国大陆代表中国队参赛的中美混血姑娘谷爱凌8日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夺得冠军,因她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非常感谢美国和中国对她的支持和帮助”,随后她的国籍问题便在网上引起热议。
代表中国队参赛的中美混血姑娘谷爱凌8日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夺得冠军,因她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非常感谢美国和中国对她的支持和帮助”,随后她的国籍问题便在网上引起热议。
对于谷爱凌国籍问题上的模棱两可,有观察人士指出,这同急功近利的中国归化政策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国为了提升夺金概率,不惜为收揽海外体育人才助其夺金而赋予了部分人特权。

“体育移民”谷爱凌或仍是美籍
谷爱凌出生于美国加州,3岁开始滑雪,但直到青少年时期才开始规划专业的滑雪生涯,2019年初,年仅15岁的她代表美国在意大利赢得坡面障碍技巧的世界杯冠军,一跃成为美国教练们心目中的奥运明日之星。随后她于2019年6月在国际滑雪联合会更改国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将开始代表中国参赛。
但中国的国籍法不承认双重国籍,而美国法律则规定未成年人无法选择放弃美国国籍,谷爱凌2019年时才15岁,是无法选择放弃美国国籍的,并且根据美国财政部的记录,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谷爱凌已经放弃了美国国籍。
若是有一天中国民族主义感情强烈的人发现谷爱凌并没有“归化中国”,依旧保留着美国国籍,他们将如何面对自己曾经受到的欺骗?
收效甚微的中国归化政策
在过去的几年里,一些富裕的国家通过提供资金、训练设施以及比运动员所属国更容易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机会,吸引了很多其他国家的运动员,这其中也包括中国。
对这一现象,有专家指出,从个人角度来看,这些运动员之所以这么做,大部分是考虑到个人的未来发展,如夺金后的谷爱凌在短时间内刷爆了大陆人的朋友圈、成为二十多家中国商业品牌的代言人。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这些国家需要的是“金牌政治”,两者自然会一拍即合。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增长,类似谷爱凌、朱易这样的归化运动员数量在未来可能还会快速增长。
在本届北京冬奥会中,中国男子冰球队的25名球员中,有19人是归化球员,女子冰球队的23名球员中,也有13名归化球员。但就目前取得的成效来看,不仅未能保证其金牌数的增加,反令其是否有奥运精神也受到质疑。中国女子冰球队在2月3日的比赛中以1:3不敌捷克落败后,遭大陆网民批评,称她们“给中国拖后腿”。
有部分专家对此直言,过于短视近利的中国归化政策应对此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更离不开中国特有的“金牌的政治使命”这一背景。
“夺金政治”令奥运失色
在谷爱凌为中国夺金后,中国体育总局立刻发贺电称,希望她“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的光荣,为实现体育强国梦作出更大贡献”。中共北京市委和市政府也贺电赞扬谷爱凌为国家赢得了荣誉,激励全市人民“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北京篇章”。
许多中国网民也在当局的支持和默许下纷纷发文力挺谷爱凌,称“不需要纠结她的国籍问题,只要能为中国得金牌就行”,并批评质疑者“恶意重重”。同为美国“归化”中国的运动员朱易,只因不慎跌倒随后便遭网暴。
“只要能得金牌什么都行,不得金牌就等着挨骂”,无疑反映出中国政府和大部分民众“金牌至上”的态度和“成王败寇”的逻辑。
政论作家吴祚来表示,谷爱凌更换国籍代表中国出战冬奥名利双收,而中共又利用她的表现和奥运会的大舞台在国际社会上为自己宣传,这种相互利用的做法有违奥利匹克精神。
西卡罗来纳大学的副教授海蒂·格拉彭多夫也表示,各国试图从其他国家挖来运动员来争夺他们以使自己看起来更好时,显然在本质上违反了奥林匹克精神,是值得怀疑的做法,也是国际奥委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如果全球都使用利益招募运动员的模式来代表自己的国家,那么体育的多元化、参与感将从何谈起?若失去了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奥林匹克精神,北京冬奥开幕式上的灯光再璀璨,恐怕也难阻止本届冬奥的失色。
谷爱凌的国籍不用怀疑.
做风投的人,一般是双重间谍.